主讲人:谭邦和
时 间: 2017年12月19日下午2:15至5:00
地 点: 大礼堂
讲座提纲: 从历史、文学、文化三个角度看《三国演义》。
主讲人简介:
谭邦和,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校教学委员会委员,文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教授,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东方诗话学会会员,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贽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湖北省《水浒》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联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核心成员。
讲座内容:
12月19日,应我校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谭邦和教授来校,为广大师生作“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化解读”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是我院人文知识系列讲座第一场。
“我们要从历史、文学、文化三个角度看《三国演义》。”谭教授用《草船借箭》《空城计》两个著名小说桥段来说明历史和文学之间的矛盾。在正史记载上,诸葛亮并没有做小说桥段里面的情节,只是作者用移花接木的形式,利用其他人的事迹来烘托诸葛亮的智慧。“小说给每个角色都赋予了文化符号,给人物性格重新编排定位。”文学只是通过性格碰撞推动情节的发展,并不完全还原历史。阅读《三国演义》,仅仅停留在历史、文学层面是不够的,对三国的研究,应将目光放到更深刻的文化领域,谭教授举例说,诸葛亮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既是智慧的化身,也是道德的典范,历朝统治者对其隆重纪念的原因在于他是“古今来贤相第一”。
讲座最后,谭教授鼓励广大师生,在中国文化领域下,做事应先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有深厚文化素养的人,要从一个“匠人”上升到一个“思想者”,唯有如此,人生才能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本次讲座在我院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谭教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令大家获益匪浅,意犹未尽。广大师生不仅了解了人文知识研究的最新领域,拓宽了知识视野,还为正确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本次讲座对于提升我院师生的人文知识素养带来了直接而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照片留影:
© Copyright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武汉铁路技师学院)公共课部(思政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30193